7月14日下午,学校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在北苑1号楼110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郭永瑾,校长吴韬,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唐红梅,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副书记,学生处、教务处、产学合作处(校友办)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吴韬主持。
学生处汇报了我校2025届毕业生就业整体数据及全市情况,介绍了校领导访企拓岗进展,布置落实了2025届毕业生就业数据核查工作。
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分别汇报了学院就业工作进展,对未就业毕业生做了分类梳理和排摸,提出了就业的难点和突破点,介绍了学院下一步的应对策略和就业推进方向。校友办反馈了校友企业对订单实习的需求,教务处表示将聚焦解决人才出口适配,对专业点实时监测研判,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
唐红梅结合学院的汇报内容,强调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要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学院教学与就业充分联动,做好岗位需求调研,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及实践基地优化上下功夫。她要求,招生宣传时要明确专业面向的岗位,前置生涯规划教育,提前产教融合时间;根据教育部“双千”计划要求,立足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供需适配,帮助学生补齐知识和技能结构短板,进一步加强微专业建设。
吴韬提出“三个坚持”,要求学院及职能部门深刻领会、协同贯彻。一是坚持使命担当,将立德树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扛在肩上,融入人才培养和学院发展的全过程;二是坚持需求导向,要紧密跟进产业转型升级动态以及用人单位的具体需求,确保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三是坚持改革赋能,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管理服务创新、资源整合优化等举措,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和就业能力。
郭永瑾作总结讲话。她表示,市属高校定位培养特定行业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方案需随行业需求及时调整;除了招生与就业部门,学校内部各部门、学院各方面也要联动,形成联动机制;就业市场严峻,学院及各职能部门需凝聚各方力量,重点关注困难家庭、零就业家庭及特殊情况学生,加强方向性指导,做优方案、做细工作。她强调实事求是,严格执行教育部“四不准”规定,严肃督查问责,确保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