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经上海市科委审定,我校获批2021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3项!今年我校立项率高达75%,全市平均25%。我校科研项目的持续获批,将更好地帮助青年学者找准目标定位,立足于学校“医工结合、医养结合、医保结合”的办学特色,将自身发展与学校事业发展有机结合,发挥团队优势。
田启威
协同科研中心/上海市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
博士 副教授
研究方向:智能生物材料与核医学分子影像
淀粉碘酸钙智能试剂介导光热调控肝癌细胞内钙稳态增强免疫治疗疗效的研究
针对“肿瘤影像、病理与多组学融合的智能诊断与疗效评估”,本项目拟开发用于晚期肝癌的智能诊疗策略。尽管免疫治疗已将晚期肝癌的客观缓解率提高到20%左右,但治疗效果仍不够理想。因此,探索新的免疫治疗机制,提高晚期肝癌免疫治疗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基于前期研究基础,本项目拟通过构建肿瘤内高表达的谷胱甘肽激活的淀粉碘酸钙负载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智能诊疗一体化试剂,利用触发后的级联反应,开展以下工作:(1)肝癌的精准诊断;(2)钙离子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精准递送;(3)光热治疗释放大量免疫抗原智能协同光热调控细胞内钙稳态提高树突状细胞抗原呈递活性,改善肝癌免疫微环境,提高免疫治疗效果。预期通过智能诊疗和免疫治疗的协同作用,逆转肝癌免疫抑制,放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效果。探索光热调控细胞内钙稳态在晚期肝癌免疫治疗上的作用机制,为提高晚期肝癌的免疫治疗应答率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撑。
李延飞
医学技术学院
博士 副教授
研究方向:肿瘤及心脏疾病研究
Vsnl1在过劳应激致心肌损伤-心律失常中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
过劳应激状态下的心脏性病变在我国呈现出日益严峻的趋势,但其发病机制不明。申请人前期研究已证实Vsnl1基因在心肌组织中高表达,且该基因缺陷型小鼠表现出过劳致死相似的心脏性病变。进一步研究发现Vsnl1基因的缺失引起了心脏传导阻滞,据此提出假想:过劳应激条件下,Vsnl1通过激活CNP/NPR-B信号通路,进而影响钙离子流通路的变化,导致心肌损伤-心律失常改变。本课题拟通过1.作用机制研究:分析蛋白间相互作用,探讨Vsnl1低表达和高表达的心肌组织中CNP/NPR-B和离子信号的途径,阐明Vsnl1对过劳致心功能和心电传导异常的病因;2.调控机制研究:借助高通量测序和表达谱技术,确定互作基因,明确调控Vsnl1的开关基因和表观修饰作用,借此确定筛查、诊断和治疗靶位。本课题的实施不仅能够揭示过劳应激致心脏性疾病过程中Vsnl1的分子机制,也为预防Vsnl1介导的心脏性病变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陈正龙
医疗器械学院
博士 副教授
研究方向:
1.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生物力学机理
2. 基于生理闭环控制的个性化机械通气
3. 肺功能测量与呼吸治疗相关仪器开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内液流变学特性与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微力学机制的研究
本课题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人肺泡基底上皮细胞进行体外机械应力加载实验,研究肺上皮细胞损伤的微力学机理,并建立机械通气时肺上皮细胞过度拉伸损伤和剪切损伤的力学模型,预测不同呼吸机参数设置下肺组织的应力应变。为研究肺内液流变学特性在VILI中的作用机制,本课题首次尝试对肺内液的粘度和表面张力进行测量,同时统计分析粘度和表面张力与通气参数设置以及患者重要临床结果变量的相关性。综合这些统计相关性、力学计算模型以及临床一手的流变学测量数据,可使得未来ARDS患者的机械通气迈向个性化和精准化的治疗领域。
科技处将持续深化落实“放管服”要求,不断提升专业化管理能力和科技创新服务水平,推动减负与增效有机融合,着力提升科研绩效产出,互促共进,为助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服务健康上海事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