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燕 浦东报道
现实生活中,保险从业者往往缺乏专业的医疗背景,在对客户进行健康管理和医疗险种的推荐时权威性和可信度不足,这样的情况在未来有望得到改观。9月22日,上海健康医学院与中国农业银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校银将跨界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培养“医保结合”的健康管理人才。
校银合作全面升级
沪上大部分高校都与相关银行有业务方面的合作,但主要体现在金融业务和财务管理方面,尚属于比较浅层的合作。此前,上海健康医学院与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在这一层面的合作也有多年。此次双方的“牵手”可谓是升级版,除了将延续之前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往来,上海健康医学院还将与农行旗下的“农银人寿”,合作筹备成立国内首家“健康管理研究中心”。
上海健康医学院校长黄钢向记者透露,“健康管理研究中心”计划在年内揭牌,并“落户”于该校的健康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建成后,双方将共同组织医疗领域以及金融保险领域的专家、教授和专业技术团队,参与健康管理人才的培养和科学研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人才互聘,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教学和研究队伍。“我们计划逐步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如先集聚双方专家研究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打造有价值的课题,并在此基础上设立相关的本科甚至研究生专业,带动一批科研成果的产生,从而为健康产业输送专业人才,促进医疗卫生领域的深层改革。”黄钢表示。
“医保结合”创新教育模式
记者从校方获悉,健康管理的概念最早是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其核心内容是医疗保险机构通过对其医疗保险客户(包括疾病患者或高危人群)开展系统的健康管理,达到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或发展,显著降低出险概率和实际医疗支出,从而减少医疗保险赔付损失的目的。美国最初的健康管理概念还包括医疗保险机构和医疗机构之间签订最经济适用处方协议,以保证医疗保险客户可以享受到较低的医疗费用,从而减轻医疗保险公司的赔付负担。
如今,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日益提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金融机构各类有关医疗健康保险产品的相继推出,社会对医保结合的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上海健康医学院党委书记郑沈芳表示,学校和银行将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友好协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医保结合”的教育模式,共同探讨有关健康管理和医疗保障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继续教育及相关培训等项目。“合作将以医学和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为主干,以健康管理为特色,辅之市场、投资等经济学基础知识,培养社会急需的健康管理复合型人才。这不仅有助于拓展学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的路径,更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有力举措。”
原文地址:http://www.pdtimes.com.cn/html/2015-09/25/content_3_2.htm